2015年11月23日(昨天),不少北方城市已經大雪紛飛,而大理卻依舊陽光明媚,氣溫就有18°C,溫暖的天氣吸引了不少鳥類前來過冬,昨天的確是個適合觀鳥的好日子。
▲羅時江濕地公園,攝影/梅翹楚
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先生帶領觀鳥愛好者來到位于大理上關鎮的羅時江濕地公園,時而舉起望遠鏡,時而按下快門。
▲奚志農在觀鳥,攝影/李卓
昨天的觀鳥成果豐碩,只一個上午的時間就看到了包括小??(讀音:pì tì)、赤麻鴨、黑水雞、骨頂雞、白鹡鸰(jí líng)、黃頭鹡鸰、黑喉石?、鸕鶿等在內的十余種鳥類。而最大的收獲要算是看到了《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都沒有記錄的鉗嘴鸛!
▲小??吃泥鰍,攝影/奚志農
▲小??,攝影/奚志農
▲黑水雞,攝影/奚志農
▲赤麻鴨,攝影/奚志農
▲白鹡鸰,攝影/奚志農
▲綠翅鴨,攝影/奚志農
▲黑喉石?,攝影/奚志農
最大的收獲——觀鳥隊伍看到了鳥類手冊上都沒有記載的鉗嘴鸛!
▲鉗嘴鸛,攝影/奚志農
『鉗嘴鸛:主要分布于印度和東南亞,2006年10月3日首次在中國被發現,于云南大理洱源西湖紀錄。鉗嘴鸛的食物是大量的魚蝦類,而中國的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也是鉗嘴鸛的食物之一。鉗嘴鸛的體型較小,嘴呈淺色,較厚,且有明顯的弧形縫隙,就像鉗子一樣,因此得名。該鳥羽色與東方白鸛大體相同,腿為紅色,喜歡停歇在樹冠。鉗嘴鸛以前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地區,中國觀鳥者普遍使用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并無記錄。』
--------------------------------------------------------------------------------
奚志農在觀鳥時還接受了央視三套《文化十分》欄目記者的采訪,講述保護野生動物的心路歷程、鳥類拍攝技巧等等。
▲奚志農接受央視記者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