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区|wwwxxx日本在线观看|男人都懂的网址|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网久久

訓練營
閱讀 | 謹以這組老照片表達對夏勒博士的敬意
作者:admin   時間:2015-11-19 16:42   點擊數:2733
文/奚志農

 

 

 

  這是夏勒博士《最后的熊貓》英文原版的封面,很久之前我就讀過中譯本,并常常把這本書推薦給年輕的動物研究者和自然愛好者。 06年參與策劃《攝影中國》畫冊時,無意中發現了由時任中新社攝影記者羅小韻拍攝的一張照片,畫面上居然是年輕時的夏勒博士和WWF的創始人斯科特爵士(Peter Scott),可惜沒有標明年代,但我隨即聯想到夏勒博士在書中對第一次到臥龍野外的詳細描寫,覺得當時拍的應該肯定不止這一張,便馬上聯系羅小韻女士,得知已掃成電子文件的圖片還有幾張,而且拍攝日期正是1980年5月,與書中的時間相吻合;感謝羅小韻女士當年的記錄,使我們能夠看到一段真實的歷史。


▲上山途中,最左是時任林業部保護處處長的王夢虎,左二就是夏勒博士,左三是斯科特爵士,右邊是當時研究項目的中方負責人、熊貓研究專家胡錦矗先生

 

 

  《最后的熊貓》片段:

  上山小徑通往一座山脊,俯瞰春天的馬鈴薯田和玉米田。直到皮條河,只剩一縷淙淙水聲,山峰四周只見灰濛濛的天空。小徑兩旁是稠密叢生的雜草。我們不時停步欣賞秋牡丹、酢草或其他野花,記錄盛開的紫色杜鵑花, 檢視陰影中冒出來的拇指般粗細的竹筍。去年的榛實果莢散落地上,滿布尖利的外形活像一群小刺猬。頭上的樺樹和樅樹間傳來喜馬拉雅杜鵑鳥甜美的咕——咕——咕叫聲。 

 

 

  (緊跟在斯科特爵士后面的)翻譯劉延英指著山谷說:“看啊,那就是臥著的龍了。”我們叫她小劉。小劉是我們和同行上山的二十一個中國人溝通的橋梁。龍首倚著一片有零星村舍的山腳,它的尾巴迤邐直上云間。山里到處都是龍——蜿蜒的河流、 茅屋里升起的炊煙、曲折的山巒——這座山峰還 真像一頭凍結在時間里的巨獸。相傳,亙古以前,一條龍飛經這座山脈,愛上了這兒的美景,決定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它到現在還沒走,臥龍因此得名。龍是祥瑞之物,象 征福氣和長壽。臥龍似乎是個吉祥的地方。山頂上有塊跟一個房間差不多大的平地。杜鵑樹上釘著一塊牌子,寫著“迎賓小徑”。我們在這兒會合,爬了 一大段陡峭的山路,在松樹和竹蔭下喘口氣,風里透著早春的涼意。公安、官員、記者、生物學家、一位醫生, 還有其他人都來迎接四個外國人。我們到了林子的邊緣,是數十年來第一群來到熊貓國度的外國人。更重要的是,我們是有史以來第一批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邀前來的外國人。一九二○年代和三○年代的熊貓探險隊,都是趁著時局動亂、戰爭和貪污之便, 捕殺了大量熊貓。我們這個小小的代表團的領隊是斯科特爵士(已經在一九八九年去世),這位兼作家 、藝術家、世界自然基金會主席于一身的二十世紀保育運動巨人。斯科特爵士能到場可說再恰當不過了,因為二十年前(六十年代),他挑選熊貓作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象征,而且親手設計了引人注目的熊貓標志。他的夫人斐莉珀(Phillippa Scott)陪他前來。

 

 

  還有一位是以香港為根據地的記者納喜,她熱心保育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每次接觸就是她促成的。(中間的女士就是斯科特夫人 )我們沿著林木蔥蘢的山坡走進臭水溝(這兒的方言“溝”就是山谷),一個包圍在崇山峻嶺中的小河谷。我看 看四周的地形,雖然 崎嶇,倒也不難走,不禁松了一口氣。昨天,剛進入臥龍時,道路在峽谷上空盤旋好幾里, 河中巨石受碧清的激流沖刷,巉巖環繞在云霧中。一片片森林有時在山坡,有時在山頂,碧麗的山水是中國畫里的理想風景。壯觀的景致令人卻步,這種地方幾乎不可能做田野工作。我們現在成一列縱隊,軟土上聽不見腳 步聲,大家都壓低聲音,仿佛到了一個神圣的地方。路旁有兩個淺綠色的錐形物體,大約六英寸長,兩英寸寬。 熊貓糞便!我跪下,把其中一堆捧在手中,里面有未消化的竹屑,排列得整整齊齊,被黏液膠合在一起;聞起來 有新修剪青草 的甜美香氣。我小心的把這脆弱的寶貝交給斯科特爵士,所有其他人都聚攏來看我們這么如獲至寶的在干什么。我們相顧微笑,高興得完全沒想到主人家看我們以玩弄糞便為樂,會作何感想。這是值得回憶的一天,斯科特爵士用英國人那種輕描淡寫的口吻說:“今天真不錯, 是吧?”

 

 

  2015年3月29日,82歲的夏勒博士自駕車趕到紐約,親臨現場參加野性中國紀錄片《香格里拉神秘之猴》(北美放映名)的北美首映式,并將《最后的熊貓》中文修訂版贈送給奚志農。夏勒博士在臺上更以水代酒,用這種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方式,向奚志農祝賀第二部滇金絲猴紀錄片的出色完成。


  更多夏勒博士的消息,請閱讀專訪夏勒博士的文章:《喬治·夏勒:與獸同行》,作者:郭求達、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