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星球
攝影:奚志農
拍攝地點:北極
地球上的居民,不僅僅只有人類。正是有這么多的鄰居與人類為伴,我們才能體味到它們的靈性與生存之艱辛,才能感悟到它們所生活的野性大地之壯觀,我們人類才不會感到那么孤獨。
2013年12月20日,聯合國大會第68屆會議決定宣布3月3日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旨在提高人們對世界野生動植物的認識和保護意識。1973年3月3日正是通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日子,該公約在確保物種生存免受國際貿易威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野生動植物有著固有價值及各種貢獻,包括其在生態、遺傳、社會、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娛樂及審美方面對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福祉的貢獻。因此,聯合國邀請所有會員國、聯合國系統各組織及其他國際機構,與民間社會、非政府組織和個人一起,共同關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2014年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為“關注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
今天是第二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主題為:"It's time to get serious about Wildlife Crime. "(“嚴肅對待野生動植物犯罪的時候已經到來”)。聯合國在其官方網站上設置專門的版面來倡導人類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關注。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給我們一個機會贊美美麗多樣的野生動植物,也讓我們更加了解自然環境保護給人類帶來的各種好處。同時,也提醒我們,加大打擊野生動植物犯罪迫在眉睫。我們的行動會產生廣泛的經濟、環境和社會影響。
紅花木蓮 木蘭科珍稀植物
攝影:董磊
拍攝地點:云南高黎貢山
單葉綠絨蒿
攝影:董磊
拍攝地點:西藏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山之菌
攝影:童正強
拍攝地點:云南高黎貢山
中國是一座野生動植物的寶庫,其自然之美冠絕全球。然而三十年來“粗放式”的發展已給我們這片土地帶來了許多創傷,空氣和水污染、棲息地的破壞、因食用或藥用導致的野生動物獵殺以及野生植物濫采……
攝影:奚志農
拍攝地點:云南白馬雪山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西南地區的原始森林就開始遭受大規模的采伐,就連這4300米海拔的原始森林也沒能幸免。
東北虎
攝影:奚志農
被云南海關查獲的走私虎皮
攝影:奚志農
雪域精靈藏羚羊
攝影:奚志農
拍攝地點:青海可可西里
罪證
攝影:奚志農
拍攝地點:新疆阿爾金山
被盜獵者遺棄的藏羚羊頭骨,有的角上還有偷獵分子留下的彈痕,攝影師特意把它們擺在這片陽光初生的荒原上,以記錄下偷獵分子的罪證。
中華穿山甲
攝影:黃一峰
穿山甲曾經在中國華南和西南地區廣泛分布,然而近二三十年來,已經難以在野外見到其真容。穿山甲的鱗片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材,喜愛它們的食客也很多。幾十年來的瘋狂盜獵已經把它逼向絕境,在中國大陸已難覓穿山甲的身影。僅2013年下旬,北京的一起穿山甲走私案件中,就查獲鱗片1030公斤,至少取自1600多只穿山甲。穿山甲鱗片是否有藥用價值還存在很多爭議,中醫藥學研究發現豬蹄甲成分和功能都與穿山甲鱗片并無明顯差異。
蝠鲼之死(野生生物攝影年賽2013年度獲獎作品,“我們手中的世界”推薦獎)
攝影:托馬斯·佩斯查克 (德國 / 南非)
拍攝地點:斯里蘭卡 尼甘布
前口蝠鲼(魔鬼魚)和它們體型小一點的表親蝠鲼,直到最近才擺脫了捕魚業的威脅。一向被認為肉質口感不佳但是近幾年來像羽毛一樣的用作濾食的鰓片在中國中藥貿易中的需求越來越大(中藥中稱之為膨魚鰓或角魚鰓,),就像魚翅一樣用來煲湯。鰓耙價值的飆升導致了在墨西哥,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斯里蘭卡(圖片拍攝地)等地的毀滅性的捕撈。這些古老的動物生長緩慢,并且作為一個海面上的捕食者,蝠鲼很容易被人發現,而且因為它們擁有在日常覓食地區或清潔區域大批量聚集的習性,整個群體很容易被一舉捕殺。
斑點鷹鰩
攝影:吳立新
拍攝地點:密克羅尼西亞
溝、線和沉沒(野生生物攝影年賽2013年度獲獎作品,“我們手中的世界”推薦獎)
攝影:賈斯汀?吉利根(澳大利亞)
拍攝地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 海豹巖
沙虎鯊(戟齒錐齒鯊)在澳大利亞是受保護動物,但它們還是遭到休閑垂釣和商業捕撈的持續威脅。在五,六十年代,沙虎鯊由于被誤以為是一種食人鯊而遭到大量屠殺。溫和的性格使得其極易被捕殺。賈斯汀在那里拍攝時,發現了這條鯊魚,一個鐵鉤嵌在它的下巴上。這張照片揭露了全世界鯊魚所處的困境-每年至少有一億條鯊魚為魚翅貿易喪生。
保護野生動植物和它們的家園,是一項長期的事業。缺乏公眾的支持和參與,是不可能實現真正的長期保護的。因此,我們需要讀者您的加入。
對此,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致辭中表明:“嚴肅對待野生動植物犯罪意味著要獲得參與生產和消費野生動植物產品的社會各界的支持,因為這些產品作為藥品、食品、建筑材料、家具、化妝品、服裝及服飾廣泛使用。執法努力必須得到更廣泛的社會支持。所有國家的企業和公眾均可發揮重要作用:拒絕購買或拍賣非法象牙和犀牛角,堅持要求全世界海洋和熱帶森林產品屬于合法獲得,并且來自可持續來源。”
英文原文:
Getting serious about wildlife crime means enrolling the support of all sections of society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wildlife products, which are widely used as medicines, food, building materials, funiture, cosmetics,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Law enforcement efforts must be supported by the wider community. Businesse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 all countries can play a major role by, for example, refusing to buy or auction illegal ivory and rhinoceros horn, and insisting that products from the world'soceans and tropical forests have been legally obtained and sustainably sourced.
亞洲象
攝影:奚志農
拍攝地點:云南西雙版納
“我希望人們停止消費象牙制品,給大象繼續生存的機會。”野性中國創始人、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先生作為中國第一批為保護野生動物而大聲疾呼的環保先行者之一,發出他的聲音,期待通過他的公信力,引導并帶動公眾做出正確的消費選擇,停止消費瀕危物種以及其制品。
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
黑枕黃鸝
攝影:董磊
雪鳥
攝影:阿托·拉阿巴納(芬蘭)
拍攝地點:芬蘭 佩洛 托爾訥
勸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
崇安湍蛙
攝影:董磊
綠色精靈
攝影:黃一峰
勸君莫殺三春魚,百千眾生命一腹

青海湖裸鯉
攝影:吳立新
亞成體蝙蝠鯧
攝影:吳立新
拍攝地點:菲律賓
野生動植物帶來的生物多樣性,讓我們這個星球生機盎然。
珊瑚礁猶如陸地上的熱帶森林
攝影:吳立新
拍攝地點:南沙
巖須與冰川
攝影:董磊
拍攝地點:云南麗江 梅里雪山
滇金絲猴母子
攝影:奚志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