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is co-owned by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and BBC Worldwide.
一年一度的野生生物攝影年賽(又名野外生態攝影年賽)2013年度獲獎作品巡展正在鄭州科技館展出,展覽日期從6月1日持續到6月25日。
動物肖像是野生生物攝影中非常常見也非常重要的一個類別。好的肖像照能將動物表象以外的東西展現出來。本組照片以特寫或中景的手法,富有創意地展現了動物的個性和靈魂。
同時,本組的組冠軍《象之魂》也是2013年度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的總冠軍作品。
組冠軍 象之魂
攝影:格雷格·杜·托伊特 (南非)
格雷格第一次拿起相機,便開始拍攝非洲的大象們。“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拍攝一張擁有它們生命力量和意識的照片。 ”而這一張便是最接近目標的作品。這張照片拍攝于博茨瓦納Northern Tuli 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一個水坑,他用下陷的貨物集裝箱作為掩體,創造了一個低角度視角。格雷格選擇使用了慢速快門來烘托氣氛,嘗試以近乎鬼魅的手法來刻畫這些溫和的巨人。他使用仰視的廣角鏡頭突出前景中大象的高大,并選擇用小光圈來營造大景深,使背景中的大象也能清晰體現。格雷格本想大象會在黎明前出現,但實際上,它們在日出之后才到來。為了突出這些神秘生物迷一般的本性,他特意安裝了偏光鏡,并將白平衡設成冷色調。幸運的是,在格雷格做好了一切拍攝準備之后,一只小象就從掩體面前跑過,近得幾乎可以觸摸。慢速快門營造了動感,而在曝光結束瞬間的閃光燈則定格下了大象身體的些許細節。
拍攝地點:博茨瓦納 Northern Tuli 野生動物保護區
拍攝器材及參數:
Nikon D3s + 16-35mm f4 lens + polarising filter; 1/30 sec at f22; ISO 800; Nikon SB-900 flash + SC28 remote cord; mini-tripod; Nikon cable-release.
組亞軍(并列) 決戰
攝影:皮特·德蘭尼(愛爾蘭)
時值正午,皮特已到達了卡拉哈里跨國保護公園的水坑邊。 一群皺臉禿鷲正圍著一只大羚羊(Eland)的尸體爭先恐后地進食?!案獾膼撼艉蜕n蠅的嗡鳴讓我至今難忘?!睘榱藸帄Z最有利的進食位置,這些禿鷲變得異常兇狠。這只禿鷲剛從一場打斗中退卻,又準備重返戰場。在灰塵中,它張開翅膀低下頭顱的形態,讓皮特想起了在戰車上準備沖鋒陷陣的角斗士。肖像精準地展現了這只精力充沛的大鳥的真實性格。
拍攝地點:南非 卡拉哈里國家公園
拍攝器材及參數:
Nikon D2Xs + 200-400mm f4 lens + 1.4x teleconverter; 1/1250 sec at f9; ISO 400; window mount; Gimbal head.
組亞軍(并列) 大貓的好奇心
攝影:漢內斯·洛克納 (南非)
漢斯花了近五年的時間來完善他的遠程無線攝影技術,用以近距離(尤其是在夜間)拍攝非洲的野生動物。在南非卡拉哈里沙漠上的卡拉哈迪跨國界公園,他在水坑邊架設了一臺相機。相機藏到獅子看不見的地方,以防被調皮的獅子們玩弄。在這個有些特別的黃昏,浮塵彌散著喀拉哈里特有的光芒。漢斯守候在他的車里,一只驕傲的獅子來了。漢斯不斷按著快門,引誘這只好奇的幼獅靠近。幼獅一邊大膽地向前走,一邊盯著鏡頭,,同時嗅著這個奇怪的物體?!八袇刀际鞘謩釉O置的,”漢斯解釋道,“我也預判了焦點。我所能做的只有祈禱光線和角度恰到好處。事實果真如此。于是我收獲了這張有著眼神交流的大貓肖像。我已經期待很久了?!?/span>
拍攝地點:南非, 卡拉哈迪跨國界公園
拍攝器材及參數:
Nikon D3 + 16-35mm f4 lens; 1/60 sec at f16; ISO 3200; Nikon R1C1 strobe; Pocket Wizard XX00 wireless remote.
推薦 旅伴
攝影:道格拉斯·塞弗特(美國)
在紅海中,兩只無齒鲹幼魚正借助著身后這只儒艮的鼻子產生的推力向前游動,它們利用儒艮龐大的身體提供庇護,同時獲得食物來源。儒艮是一種溫和的動物,然而這也使之一度成為獵人們的目標——它們的近親巨儒艮就在十八世紀因遭捕殺而滅絕。時至今日,海草棲息地的消失以及船只和漁網的誤傷是對它們最大的威脅。雖然儒艮移動緩慢,但并不意味著拍攝是容易的。道格拉斯穿戴了全套的潛水設備游到儒艮前面,還要避免呼出的氣泡破壞了畫面的簡潔甚至驚嚇到儒艮。“我已經構思好了畫面,”道格拉斯說,“當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我得償所愿?!?/span>
拍攝地點:埃及,馬薩阿拉姆
拍攝器材和參數:
Canon EOS 5D Mark II + 16-35mm f2.8 lens; 1/200 sec at f11; ISO 640; Seacam housing; two INON z-220 strobes.
推薦 獾的夢境
攝影:馬克·斯泰肯(盧森堡)
在過去五年間,每逢五六月,馬克都致力于拍攝家鄉盧森堡附近洞穴里的獾。在這個初夏夜晚即將來臨的時刻,一只獾探出巢穴環顧四周。“當我看到它沐浴在落日的余暉中時,心中燃起了拍攝的欲望?!痹诹己玫墓饩€下拍攝到一只獾,這不啻為一場賭博,但是這一次,馬克贏了。為了捕捉到柔黃的光斑,他使用了雙重曝光,第一次對焦在獾的身上,第二次使其失焦以便獲得光影斑斕的圖像,成功創造了一個正如當天傍晚一樣夢幻般的場景。
拍攝地點:盧森堡,普拉茨
拍攝器材和參數:
Canon EOS 5D Mark III + 300mm f2.8 lens + Meyer Gorlitz Trioplan 100mm f2.8 lens; 1/250 sec at f2.8; ISO 400; in-camera multiple exposure.
推薦 蟾蜍的眼睛
攝影:盧卡茲·博茲奇(波蘭)
早春時節,在盧卡茲家鄉波蘭華沙的池塘里,聚集了許多正在交配的青蛙和蟾蜍。三月里的一天,盧卡茲花了一晚上的時間,穿著防水衣蹲坐在水中。盡管池水冰冷得讓人麻木,但是他還是盡可能做到悄無聲息,以便讓這些兩棲動物習慣他的存在?!拔以噲D找到一個鮮活的拍攝手法在水面上展現它們。”他說。他運用長焦鏡頭,把焦點集中在了一只孤獨的蟾蜍上,在太陽落入地平線的瞬間按下了快門,同時使用閃光燈打亮了陰影。拍攝到了灑滿落日余暉的池塘和蟾蜍炙熱光芒的眼神,是給予他的最好回報。
拍攝地點:波蘭,華沙
拍攝器材及參數:
Nikon D80 + 70-300mm f4.5-5.6 lens + extension tube; 1/125 sec at f9 (-2.3 e/v); ISO 100; built-in flash.
在鄭州之后,巡展還會在杭州、上海、大理舉行。展出時間如下:
杭州:7月1日-7月25日
上海:8月1日-8月25日
大理:9月1日-9月25日
此外,從7月-9月,該影展還將在廣州科技館同步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