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区|wwwxxx日本在线观看|男人都懂的网址|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网久久

訓練營
野生生物攝影年賽2013年度獲獎作品巡展——我們手中的世界
作者:admin   時間:2014-06-05 15:21   點擊數(shù):4099

 

主辦單位: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is co-owned by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and BBC Worldwide.

 

 

  今天是第43個世界環(huán)境日。在野生生物攝影年賽中,有一個特別獎旨在鼓勵記錄我們這個星球在人類手中的脆弱,這一組就是“我們手中的世界”,該組別的設立旨在通過紀錄人類對環(huán)境消極和積極的影響,探討人與環(huán)境日益復雜的關系。這一組的作品都兼具新聞價值,象征意義或者生動的形象,發(fā)人深省,讓人們意識到人類活動如何深刻地影響著環(huán)境。

  目前這一展覽正在鄭州科技館展出,展覽日期是6月1日-6月25日。在鄭州的朋友們不要錯過這自然影像的饕餮盛宴!


 

組冠軍 網(wǎng)中的魚


攝影:邁克?維奇 (加拿大)


鯨鯊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但它們是濾食性動物,飲食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和小魚,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它們很少與人互動。所以當鯨鯊在印度尼西亞被拍到濾食人類漁網(wǎng)中的小魚時,幾乎引起了轟動。“但這種行為對于島嶼周圍的漁民來說并非什么新鮮事。”邁克說。他們的漁網(wǎng)掛在漁船甲板上,為了誘捕銀邊飼料魚的燈光也吸引了鯨鯊。它們已經(jīng)學會了從網(wǎng)中吸食小魚。漁民們并不吝惜把他們的收獲分一些給鯨鯊,而視它們?yōu)楹眠\。如今,它們真的帶來了財富。潛水愛好者們專程前來與鯊魚近距離互動,潛水公司、漁民和當?shù)卮迕褚呀?jīng)嗅到了這項商業(yè)活動所具有的潛力。邁克在印尼巴布亞的極樂鳥灣拍到了這只亞成年鯨鯊(約長六米)。“我想展現(xiàn)它們這一后天習得的從漁網(wǎng)中吸食小魚的技能,”他說,“雖然還不清楚鯨鯊是否愿意冒險將這作為它食物的來源,但毋庸置疑的是人類對動物的行為影響是多么的巨大。”然而漁網(wǎng)本身對它的誤傷才是鯨鯊所面臨的真正威脅。


拍攝地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省 極樂鳥灣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Nikon D90 + Tokina 10-17mm lens at 14mm; 1/80 sec at f7.1; ISO 200; Aquatica housing.


 

組亞軍 石油廢料


攝影:加思?倫茨(加拿大)


加思打算用俯視的視角來展現(xiàn)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焦油沙工業(yè)的規(guī)模。加思說:“指揮飛行員將飛機精確地飛到最佳構圖點是最大的挑戰(zhàn)之一。我們來回飛行了許多次才找到了適合的位置。” 我的目的是讓公眾看到這張照片,并且意識到破壞的規(guī)模之大。這一幕僅僅只是該區(qū)域內五個焦油沙礦山之一的一小部分。焦油沙是一種由黏土,沙子,水和瀝青組成的混合物-一種黏性的重工業(yè)原油,須要進一步精煉。為了提取瀝青,面積相當于某些小型國家的荒野地區(qū),已經(jīng)布滿了有毒的湖泊,露天礦廠,精煉廠和管道。焦油沙中儲存的大量原油能有效應對世界能源需求,但是成本昂貴。拋開土地浪費和水污染問題,焦油砂被認為是碳密集度最高的能量形式。正如前NASA(美國宇航局)氣象學家詹姆斯?漢森所說,如果無止境的開發(fā)利用焦油沙,那么期望建立起穩(wěn)定氣候環(huán)境是絕無可能的。


拍攝地點:加拿大 阿爾伯塔北部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Nikon D3 + 24-70mm f2.8 lens; 1/800 sec at f6.3; ISO 800.


 

特別推薦 蝠鲼之死


攝影:托馬斯·佩斯查克 (德國 / 南非)


前口蝠鲼(魔鬼魚)和它們體型小一點的表親蝠鲼,直到最近才擺脫了捕魚業(yè)的威脅。一向被認為肉質口感不佳但是近幾年來像羽毛一樣的用作濾食的鰓片在中國中藥貿易中的需求越來越大(中藥中稱之為膨魚鰓或角魚鰓,),就像魚翅一樣用來煲湯。鰓耙價值的飆升導致了在墨西哥,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斯里蘭卡(圖片拍攝地)等地的毀滅性的捕撈。托馬斯爬上魚市的屋頂,通過長曝光模糊了魚販子的身影,卻保持了蝠鲼尸體的清晰。這些古老的動物生長緩慢-雌魚通常至15歲才性成熟。即使逃過了人類捕撈,在它40年的壽命中也僅能繁衍10至16只后代。作為一個海面上的捕食者,蝠鲼很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而且因為它們擁有在日常覓食地區(qū)或清潔區(qū)域大批量聚集的習性,整個群體很容易被一舉捕殺。環(huán)保人士認為生態(tài)旅游是一種能拯救沿海地區(qū)蝠鲼種群的方式,規(guī)范捕魚業(yè)的關鍵便是將蝠鲼種群下降的事實公之于眾。


拍攝地點:斯里蘭卡尼甘布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Nikon D700 + 24-70mm lens; 25 sec at f22; ISO 320; tripod.


 

推薦 拉儒艮


攝影:道格拉斯?賽弗特(美國)


一只儒艮在埃及馬薩阿拉姆海灣覓食,成群的潛水者來看它。這一次,道格拉斯看到隨著越來越多的潛水者的騷擾,最終儒艮逃到遠海去了。這些游客無疑都認為儒艮是這個美好世界重要組成部分。但沒有對潛水者數(shù)量和行為的控制,他們只會成為儒艮面對的壓力之一,在這100 公里的海岸線上,人們所知只有七只儒艮。真正的麻煩在于海岸的城鎮(zhèn)化開發(fā),這破壞了儒艮賴以生存的海草床。最緊急的需求是對發(fā)展的控制和旅游業(yè)對儒艮的重視。


拍攝地點:埃及馬薩阿拉姆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Nikon D800 + 15mm fisheye f2.8 lens; 1/320 sec at f16; ISO 640; Nauticam housing; two INON z-220 strobes.


 

推薦溝、線和沉沒


攝影:賈斯汀?吉利根(澳大利亞)


沙虎鯊(戟齒錐齒鯊)在澳大利亞是受保護動物,但它們還是遭到休閑垂釣和商業(yè)捕撈的持續(xù)威脅。在五,六十年代,沙虎鯊由于被誤以為是一種食人鯊而遭到大量屠殺。溫和的性格使得其極易被捕殺。但新南威爾士的海豹巖海域仍然是沙虎鯊的天堂。由于地處偏遠,且不容易到達,賈斯汀在那里的好幾次拍攝都失敗了。這一次,能見度非常好,“一切都非常完美,當潛下水的時候,我興奮極了。”賈斯汀說。直到這只鯊魚進入了視野,才發(fā)現(xiàn)一個鐵鉤嵌在它的下巴上。這張照片揭露了全世界鯊魚所處的困境-每年至少有一億條鯊魚為魚翅貿易喪生。


拍攝地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 海豹巖


拍攝器材及參數(shù):

Nikon D300 + 10.5mm f2.8 lens; 1/160 sec at f5; ISO 400; Ikelite housing; two DS160 strobes.


  在鄭州之后,巡展還會在杭州、上海、大理舉行。展出時間如下:

  杭州:7月1日-7月25日

  上海:8月1日-8月25日

  大理:9月1日-9月25日

  此外,從7月-9月,該影展還將在廣州科技館同步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