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凌仁 :自由攝影師、資深撰稿人。他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曾任職于《華夏地理》雜志——這是《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y)的簡體中文版本——從事有關NGO、人文地理、中國環境保護類別專題的報道。現致力于拍攝中國的野生動物和紀實人文題材。
第1格 一只斑海豹趴伏在山東煙臺長島附近海域的一片礁石上,慵懶地曬著太陽。它們的體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白。這種海豹在中國渤海的遼東灣和廟島群島廣泛分布,但它們也面臨著食物來源緊缺、被人捕獵賣到海洋館用于展覽的威脅。
第2格 在西藏那曲尼瑪鄉的一個湖邊,一只雌性藏羚羊靜靜地沐浴在溫暖的夕陽里。在這個湖周圍,生活著一群為數不多的藏羚羊,它們幾乎全年都游蕩在這片區域里,很少進行大范圍的遷徙。
第3格 在去往西藏那曲班戈縣的馬路邊,兩只小藏原羚警惕地注視著我們的接近。藏原羚在青藏高原的分布很廣,有不少人會把它們誤認為藏羚羊,其實它們主要的區別是在臀部的白色區域,因為這一特征,很多人稱它們為“白屁股”。
第4格 一群亞洲象正準備穿過云南西雙版納野象谷的一條馬路,到對面的溪水里飲水,不料路上駛來的卡車又讓它們無奈地退回到路邊的樹林里。隨著野生亞洲象的數量增多,活動范圍的擴大,與當地人的沖突和矛盾也日益顯現。
第5格 高高在上的巖羊矗立在西藏那曲巴嶺鄉的山坡上,這種陡峭而貧瘠的山峰是它們的主要活動區域。它們在這里如履平地,而它們的天敵則舉步維艱,它們還會用蹄子滾動腳下的石頭來阻擋從下面接近它們的天敵。
第6格 青海湖畔,一只艾鼬剛剛捕獲了一只鼠兔,卻被附近的一只大鵟追捕。無奈之下,它只好躲進一個洞穴避難。它警惕地從躲避的洞穴里探身出來,直到確認大鵟已經離開后才迅速地逃之夭夭。
第7格 一只大鵟從青海湖畔的一根電線桿上振翅高飛,沖向剛剛發現的地面上的獵物。作為青藏高原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生物,像大鵟這種以鼠兔等小型動物為食的猛禽,也因當地人用鼠藥毒殺鼠兔的做法而受到威脅。如果它們捕食吃了毒藥的鼠兔,也會間接中毒。
第8格 新疆卡拉麥里保護區里,在馬路邊的一對黃羊母子與我們的汽車狹路相逢,母羊機警地護在孩兒身前,在確定我們沒有惡意之后,迅速帶著孩子離開了馬路邊,奔向草原深處。
第9格 新疆阿勒泰福海湖畔的沙地上,生活著一群被當地人稱為“沙鼠”的鼠類,這種穴居的鼠類以沙地中稀少的綠色植物為食,所以當地人認為它們是一種破壞生態植被的有害鼠類。
第10格 冬天的青海湖被厚厚的冰層所覆蓋,一片死寂,但在一些有活水注入的岸邊,仍活躍著大量在此越冬的大天鵝。它們或棲或翔,為這里單調的冬天增添了些許活力和亮色。
------------------------------------------------------------------
10格-野性中國系列影展是野性中國為自然攝影師們在北京動物園開辟的一個小小的展示空間,10個櫥窗,10幅照片,精挑細選,初步計劃兩個月更新一次。空間位于熊貓館背后,歡迎大家光臨!